耶利米時代南國猶大,在埃及和巴比倫兩大強權的縫隙間苟延殘喘;整個國家瀰漫着惟拜偶像才有出路的氛圍。年輕人在這樣的家庭和社會環境中長大,敬拜獨一真神、遠離偶像崇拜、敬虔愛主愛人,對大部分來說是遙不可及的事。
然而,神並沒有放棄他們,而是給了悔改的機會。祂藉着先知耶利米發出呼喚的驚雷,讓他們清醒過來:「到那時人必將猶大王的骸骨,和他首領的骸骨、祭司的骸骨、先知的骸骨,並耶路撒冷居民的骸骨,都從墳墓中取出來,拋散在日頭、月亮,和天上眾星之下,就是他們從前所喜愛、所事奉、所隨從、所求問、所敬拜的;這些骸骨不再收殮,不再葬埋;必在地面上,成為糞土。」(1-2節)「死無葬身之地」對以色列人來說是極惡毒的咒詛,然而卻將是他們大部分人不得不面對的結局。
怎樣才能擺脫這必然的悲哀?我們都知道,就是要對先知耶利米的呼喚作出積極的回應——悔改歸正,公平待人、不再犯罪。但當整個社會大環境與神為敵,個人生存小環境又對神冷漠,逆流而上實在需要神的額外恩典和人甘心付上重大代價。顯然,當先知發出「麥秋已過,夏令已完,我們還未得救」(20節)的哀鳴時,我們認識到他們整個民族能得救的,不過是少數。
其實在民族文化觀念上,我們與傳統猶太人很多方面都類似。家庭背景、同儕壓力、社會效應等,都與當年的南國猶大一樣,妨礙着我們的家人、親人信靠耶穌、過合神心意的生活。然而,這並不表示我們可以心安理得的無奈放手。耶利米眼看骨肉之親「寧可揀死不揀生」(3節)而自言「我有憂愁,願能自慰;我心在我裡面發昏」(18節)時,不計成敗、忠心地傳揚神呼召回歸的信息,仍舊為同胞向神禱告。我們呢?麥秋已過、夏令已完,我們的使命又完成了多少?
回應:
「主啊!社會環境、生活區間往往窒礙我們對祢的認識;但祢比萬有都大。求祢那無盡的救贖恩典臨到我家人、親人和朋友,也臨到我的骨肉同胞。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