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之家第一家 > 靈修札記 > 11/05/2018 勝過祭司(代下29:20-36)- 吳牧師

11/05/2018 勝過祭司(代下29:20-36)- 吳牧師

希西家王的重獻聖殿,論規模當然比不過所羅門王當日,但也是極為盛大。他們先為國、為殿、為猶大人獻上贖罪祭、燔祭,又有琴、瑟、歌、號伴隨俯伏敬拜,以及詩詞頌讚耶和華神。

在整個過程中,聖經記錄了一句話:「但祭司太少,不能剝盡燔祭牲的皮,所以他們的弟兄利未人幫助他們,直等燔祭的事完了,又等別的祭司自潔了,因為利未人誠心自潔,勝過祭司。」(34節)

舊約時代的祭司在這樣的獻祭日中任務繁重,因為單就燔祭就有「公牛七十隻、公羊一百隻、羊羔二百隻」(32節)。他們必須嚴格按照神當日藉摩西的吩咐,按規定的步驟完成獻祭。當然這樣的數字相比所羅門王獻殿時的不可同日而語,因為國分南北,猶大又有亞哈斯作王十六年,到現希西家時代,有經驗處理這類大型獻祭和訓練有素的祭司已經不多了。如果沒有利未人主動承擔起輔助的任務,直到燔祭的事完結,恐怕當日的獻殿不無遺憾。聖經高度讚揚這些利未人,表彰他們比祭司更誠心自潔。

在新約時代,我們在基督耶穌裡都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都應在基督耶穌裡獻上自己,為祂所用。但我們可以想像,一個教會如果沒有會友的全民參與,單有長老、牧師和個別領袖的努力,即使有「明星」牧者的個人魅力,也不會真正興旺。惟有當各人願意主動同心協力,才能在生命的成長中完成就基督交託的使命。雖然說牧者的屬靈教導、以身作則的生活事奉,會影響會友屬靈生命的成長;但其實「有怎樣的會友,就有怎樣的牧者」也同樣正確。因為會友的主動努力,對牧者的事奉起著正面激勵的作用。

回應:

「主啊!祢願意萬人得救,祢也願得救的人人事奉;我恩賜雖不多,但願意誠心自潔,主動配合其他弟兄姊妹,完全為祢所用。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