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機會為自己選擇百年以後埋葬的地方,我們會考慮哪些因素:山上?海邊?良好氣候?美麗風景?不過大部分人想到的,也許是最方便兒女子孫到來,又或者是自認為家的所在之處。
亞伯拉罕為結髪妻子撒拉尋找墓地,看中了希伯崙前麥比拉田間的洞。他沒有考慮回到他倆的出生地吾珥,也沒有考慮曾住了一段時間的哈蘭,當然更不考慮短暫逃難的埃及,而是在迦南買下一片土地作為家族墓園。在當地人眼中,雖然自己是外人、是寄居的,但他牢記神的應許,知道自己的後裔必移居埃及,四百年後又回到這裡,成為這片流奶與蜜之地的主人。神的應許必不落空,家族的墓地必須在這裡。亞伯拉罕懷著這樣的信心,就以行動來回應神的應許。多年以後,他流落埃及的曾孫約瑟懷有同樣的信心。就遺命子孫把骸骨帶進迦南(50:25),葬在示劍(書24:32)。
對神話語的信心影響著亞伯拉罕的人生,也影響著所有信靠神話語的人。保羅曾對哥林多教會的弟兄姊妹說:「你們或吃或喝,無論做什麼,都要為榮耀神而行。」(林前10:31)在基督裡我們是自由的,無論什麼事情都有選擇權利。只是我們要隨從聖靈的引導,不要體貼自己的私慾。
亞伯拉罕以信心的眼光看見未來,卻也沒有忽略眼前的處境。神的時間還沒到,這塊土地仍屬於赫人。這不是因為他們比自己強大,而是神的允許。既然神的安排是這樣,亞伯拉罕就盡自己的本份,尊重神的意思,提出從赫人手中買下這塊土地。即使以弗侖願意相贈,他也沒有貪圖眼前利益,而定意以公平的市塲價格買下這塊土地,免得成為赫人的話柄。
信靠主的人如何活在不信的世界,與其他人建立友誼和關係,亞伯拉罕給我們立了可效法的榜樣。
回應:
「主啊!我是有罪的人,又生活在有罪的人中間。求祢的聖靈引導我做好每個人生決定,使我行事為人與所蒙的恩相稱。阿們!」
一句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禱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