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靠神的人在不認識人中間生活,難免會遇上各樣的難處。特別是當我們面對別人彷似步步進逼的時候,又會怎樣處理呢?以撒在基拉耳人中間就是這樣。當他昌盛起來,他們就嫉妒這位寄居者,甚至填塞了他父親亞伯拉罕的井。不但這樣,基拉耳王亞比米勒還要他離開。但當他搬到附近山谷,基拉耳牧人卻來搶他挖出來的水井;挖一個,他們就搶一個。
當被別人侵犯了應有權益,我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抗爭。以撒和他的僕人也不例外。好不容易在山谷中打了一口水井,那裡的基拉耳牧人竟然來搶奪。以撒把把井叫做「埃色」(相爭),以表達自己被迫與人相爭。
不過,謙讓卻使一些人解讀為軟弱可欺。以撒的僕人再挖一口水井,他們又再過來搶奪。那不只是相爭了,更是升級為敵人。以撒把井命名為「西提拿」(為敵),表達自己與人為善,他們卻以他為敵的憤怒。
以撒仍再退讓,他的僕人又挖出另一口井。在那地區,誰能挖出一口又一口的水井呢?如果是人不是神,那就是有神同在的人。基拉耳人不敢再搶奪了。以撒把井叫做「利河伯」(寛闊),表示路終於走寛了。
使徒保羅曾勸告羅馬教會的弟兄姊妹:「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羅12:19)我們又有誰可像以撒般一讓再讓?只是我們必須記得:「人的怒氣並不成就神的義。」(雅1:20)
以撒在神的引導下,從相爭、為敵、到寛闊。最後他離開那裡,把埃色、西提拿、利河伯都拋到腦後。因為在別是巴神向他顯現,以撒就在那裡築壇、求告、搭棚、挖井,定居下來。當我們內心寛闊,神的同在就使我們看見祂帶領的出路。既有神為後援,我們還懼怕誰呢?
回應:
「主啊!既有祢的同在,我必不害怕。但我的心並不寛闊,願祢的話陶造我,使我能除真理之外,在祢的恩典中都可以退讓。阿們!」
一句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禱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