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星期灣區不少華人教會陸續恢復實體聚會。在與牧者的聯誼禱告中瞭解到,幾乎所有華人教會的情況都差不多:會友們樂見教會重開,但對於馬上參與實體聚會卻有所保留。回歸率最好的有百分之四、五十,大部分都徘徊在百分之十、二十左右。而積極參與的又以年輕、單身的比例較多。
大家採取觀望的態度其實本就在預料之中,也是可以理解的。首先我們華人的傳統主流文化本就比較慢熱保守,「不敢為天下先」的觀念早就滲流在血液中。同時,幾乎所有教會重啟實體聚會的第一階段都沒有提供孩童服務。但對於中青年的家庭來說,這是家長參加實體聚會時必定考慮的因素。況且,從政府發出居家令到今天,畢竟已超過了一年,大家的生活起居早已形成了「新常態」。回到教會聚會實際上是從已穩定的狀態轉化為「新」習慣。再加上我們大多數人與亞洲關係密切,從媒體上知道他們在防疫上所遭遇到的種種,一方面讓我們有切膚之痛,另一方面也提醒和加強我們的警覺之心。
不過對於我們教會來說,也許統計數字看來也相若。但更多的是弟兄姊妹對教會和事奉的委身,而沒能參加實體聚會。他們有些在兒童事工服事,有些在主日學事奉,或有些積極投身到主日學的學習、北堂的敬拜等。所有這些都是線上活動。因此,我們實體聚會在過渡時期的參與比例較低有跡可尋,並非意料之外。
但無論目前的參與情況如何,我們都需要為教會的實體聚會禱告,期望在主的恩典中能早日全面恢復正常的,包括主日的中文、英文、兒童,以及週六晚的實體聚會等。而在這等候的過程中,也要懇求主的保守看顧,使我們的一切都能滿足主的心意,行走在祂的真光中,不偏不倚。我們更要為自己祈禱,為家庭成員祈禱,使我們不是被動地等待著,而是主動積極地尋求、認識主耶穌要怎樣使用自己的心意,在代禱、培育、敬拜、音樂、傳福音、宣道、推廣、設計、文字、視頻、數據庫等傳統和現代的事奉崗位上,與同工們分享見證、互相配搭、彼此守望,把聖靈已給的恩賜充分發揮出來。
風已再起,主要如鷹攪動巢窩,在雛鷹以上兩翅搧展,接取雛鷹,背在兩翼之上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