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述帝國實行「移民」政策,強迫撒瑪利亞大部分以色列人遷徙到其他地方,又把巴比倫、古他、亞瓦、哈馬、和西法瓦音人遷來(24節),使他們不容易凝結成反對勢力。
遷到撒瑪利亞的不同民族,各自敬拜他們的偶像假神(30-31節)。聖經特別提到一些不認識耶和華神的人被獅子咬死,亞述王就把一個被擄的祭司差回去,在伯特利教導其他民族怎樣敬拜耶和華神(25-28節)。
不過,既然北國諸王所奉行的是但和伯特利的金牛犢敬拜,除非這祭司被神特別使用,我們實在很難期待他能把真信仰準確無誤地傳遞給其他從不認識神的民族。難怪經過獅子事件以後,這些遷來的民族開始敬畏耶和華神——其實把祂視為撒瑪利亞「土地神」,與他們原來所敬拜的假神混為一談!
人們常抱著實用主義者的心態:不管真神假神,能給我好處的就要拜。這樣以自我為中心的態度衍生出混合信仰——新舊撒瑪利亞人都是又敬拜自己的偶像,又因懼怕而敬拜耶和華(33節)。即使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準時參加教會聚會、甚至奉獻服侍。但我們有沒有又敬拜真神,又敬拜自己的心中偶像。如果信仰上不專心,我們屬靈路上就會跌跌撞撞。生命不能健康成長,就談不上為主作見證。
留在撒瑪利亞的以色列人,與這些移民一起居住、通婚,相互影響而融合起來;他們與其他民族沒有區別,失去了當初被神選召的獨特性,再不能成為神創造和救贖的見證人(41節)。這是何等可惜的事。
主耶穌在地上的時候,曾教訓門徒們:「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太6:24)聽到這話,我們的選擇又是什麼呢?
回應:
「主啊!我願盡心、盡意、盡力的愛祢;但我的愛易變難堅,懇求祢的靈幫助我每天親近祢,好讓我更認識祢、完全的依靠祢。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