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之家第一家 > 心存天國 > 09/20/2020 另一種取捨 – 吳牧師

09/20/2020 另一種取捨 – 吳牧師

移居美國多年,我仍記得在香港離家不遠的明記飯店。那裡的桌子排得緊密,不認識的四五個人拼桌子同坐。大家都是住在附近的街坊,吃完就離開。我常點的是叉燒油鷄雙拼飯、有時加半隻鹹蛋,例湯附送;味道很好兼且不貴。偶然我也會到稍遠些的雅蘭閣吃潮州菜。他們的滷水鵝做得不錯,環境也比較安靜。桌子分開較遠,同坐的都是一起來的朋友或家人。當然,價錢會貴些。大概你也會猜到,如果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我會到明記;但如果與同學朋友相約晚飯,大概就會到雅蘭閣。而同一個晚上,我大概率不會既到明記、又到雅蘭閣。

經濟學家們把類似這些行為稱為按商品的經濟價值作出取捨。經濟價值大約可以分為實用和形象兩大類。前者包括方便、易用、可靠、性能等,而後者則強調質量、品味、感受等。所有商品或服務大概都會在兩者中確定一定的比例,確保在市塲的競爭力,供消費者選擇。不過,我們注意到方便、易用、可靠,甚至質量、品味、感受等,往往都是以消費者的「我」作為標準。生活在這樣的世界,環境和經驗逐漸把我們模做成相同的樣式,對於選擇和取捨,做或者不做什麼事情,往往也是從類似的角度加以衡量、判斷。

然而,聖經中的耶穌卻讓我們看到另一種取捨。使徒約翰在他的福音書中記錄了一件事,在快要到猶太人的住棚節時,耶穌的弟弟叫他一起到耶路撒冷過節。為什麼呢?「人要顯揚名聲,沒有在暗處行事的;你如果行這些事,就當將自己顯明給世人看。」(約翰福音7:4)在我們平常人看來,他們的話頗有道理:要發揮影響力,要傳揚真道,怎能老躲在拿撒勒之類的小地方呢?最好是趁著過節時人多,提早到京城耶路撒冷去;還要兄弟親戚朋友一起去,沿途大張旗鼓,形成一股氣勢!

但耶穌卻回答他們:「我的時候還沒有到,你們的時候常是方便的。」(約翰福音7:6)這句話聽來耳熟,因為在迦南婚宴上酒快喝完的時候,他也曾對母親馬利亞說過類似的話。直到地上生命的盡頭,他才向父神禱告說:「父阿,時候到了。願你榮耀你的兒子,使兒子也榮耀你。」(約翰福音17:1)是不是時候,不是人說了算,甚至不是他自己說了算,而是父神定的才算。

跟我們一樣,耶穌在地上生活時同樣要做許多取捨——從耶路撒冷回加利利,該走約但河東繞過撒馬利亞,還是直接經過呢?面對如狼似虎、要逮捕他的兵丁,該號召門徒聯同十二營天使一起奮勇抗爭,還是束手受縛呢?耶穌的取捨沒有以人的想法為行事的標準,而是以父神的心意為考量的準繩。

信主的人同樣要以「經濟價值」作取捨,但卻是為方便主用、主可倚靠、主滿意、能彰顯主榮耀——不再圍繞著自我,卻是以主為中心。正如使徒保羅所言:「所以你們或吃或喝,無論做什麼,都要為榮耀神而行。」(哥林多前書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