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十二支派所獻的禮物一模一樣,地位沒有高低之分。然而,持續十二天的獻禮卻有先後之別:以帳幕為中心,先是在東邊安營的猶大、以薩迦、西布倫;然後是南邊安營的流便、西緬、迦得;再後是西面安營的以法蓮、瑪拿西、便雅憫;最後是北邊安營的但、亞設、拿弗他利。事實上,這也是他們在曠野行軍的次序。
同樣的原則也體現在今天的教會的各樣事務中。每個弟兄姊妹在神面前是平等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然而,在教會的事工安排上,每個人的分工位置和先後次序卻有所不同。
以主日崇拜為例,我們可以觀察到明顯的分工和次序。崇拜是讓大家「有道可聽、有神可拜、有靈可感」的教會活動。因此,詩班或讚美小組先以音樂或經文為宣召,然後帶領大家以詩歌為祭獻給神。接著由牧長獻上禱告,把會眾的讚美、認罪、感恩、祈求陳列在主的面前,又預備好眾人的心領受主的話語。牧長把在聖靈引導下從聖經所得的領受,如同天糧分送眾人。大家在領受後,以詩歌為回應,並頌讚三一神。眾人領受神藉牧長所宣告的祝福,又向神黙禱,求主帶領活出所領受的信息。最直接的回應就是遵循聖靈的帶領,積極地參與牧長宣告的會務和活動報告。
惟有一切有序地進行,弟兄姊妹才「有恩可蒙、有工可做」。
回應:
「主啊!祢是那位有秩序的神,甚願人們凡事按著次序規規矩矩地進行,反映出祢的性情,以榮耀祢的名。阿們!」
一句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禱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