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文化重視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恰當有度的禮物往往成為人際交往的潤滑劑,送的受的都高興。然而人在罪的環境中,禮物更多時候是出於功利的目的,送的受的都顯得勉強、甚至退化成不過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遊戲規則。
為著避免誤解,神藉摩西傳律法給以色列人時,對人送禮物給神,也就是奉獻,作出明確的規定。首先是送的人必須「甘心樂意」,出於愛、出於感恩的心,而不是出於勉強,或者被其他人強迫。人若只知道按條文遵行,卻沒有認識到奉獻背後的愛和感恩,那禮物幾乎是白送了。
除了甘心樂意,奉獻的禮物不可出於人的想像,而是要按照神的指示。人要將禮物奉上,不能隨自己方便,把多餘的、剩下的、家裡廢棄的東西作為禮物。人如果沒有指定的物品,就按自己的能力,把所有的與別人交換,然後再恭敬地擺上。
今天的教會也是同樣的原則。基督把各樣屬靈恩惠,包括物質的非物質的,賜給信靠祂的人。雖然有些恩賜未必能夠直接用在教會的建造上,卻可以積極地成為別人後勤的支援,讓神的榮耀充滿祂的教會。
神指定可收取的禮物,都有著特殊的意義和用途,用以建立合神心意的敬拜,包括把人帶到神面前的祭司所穿的禮服、神臨在人間的聖所、存放法版的約櫃、展開雙翅的基路伯所遮掩的施恩座。這一切都宣告著祂的心意:神的帳幕要在人中間;祂要作人的神、人要成為祂的子民!
回應:
「主啊!我所有一切都是祢的賜與。求祢的靈指教我,使我知道怎樣奉獻、怎樣使用,才合乎祢的心意、配合祢的計劃。阿們!」
一句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禱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