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坐過飛機的人都知道,過了檢查站、鄰近候機室的食店一般比檢查站外面的價格要貴。外面賣二塊錢的一杯咖啡,到了裡面可能就要三塊。不過,因為排隊過安檢費時,大家往往提早到機塲。如果價錢還可接受,大概還是會在裡面吃點什麼,或者喝點什麼。
二千年前的耶路撒冷,一年起碼有那麼三回:逾越節、七七節、住棚節,聖殿擠滿了人。來贖罪的、感恩的、許願還願的人,從全國,甚至國外連群結隊的,風塵僕僕地來到聖殿。在聖殿的外邦人院,朝聖者可以把各地貨幣兌換成統一銀錢,而且更可在這裡購買到符合祭司們要求的獻祭用牛羊鳥。這是聖殿提供的「便民一條龍」。
我們不知道精明的猶太人什麼時候開始瞄準了這樣的商機:祭司、商人和聖殿的管理者聯手在錢幣兌換和牛羊鳥買賣上大發利市。到聖殿敬拜的人,當他們進入外邦人院,就像我們經過安檢進入候機室一樣。往往經過特殊匯率的貨幣兌換和要價奇高的祭牲買賣等討價還價以後,他們原來獻羊羔的預算勉強夠得上獻雛鴿,帶進去讓祭司驗明為從認可攤位購買,再准許宰殺獻上。聖殿成了「農貿市塲」,信仰被利用為「搶錢」的途徑。
難怪當神的兒子耶穌,進入聖殿時祂的反應會如此激烈:「耶穌就拿繩子作成鞭子,把牛羊都趕出殿去;倒出兌換銀錢之人的銀錢,推翻他們的桌子。又對賣鴿子的說:『把這些東西拿去』。」(約翰福音2:15-16)我們彷彿看到祂內心淌血的痛:人神相會、敬拜禱告讚美之處竟成了「買賣的地方」(約翰福音2:16),甚至是「賊窩」(馬太福音21:13)。被擄歸回以後,不再拜巴力假神的猶太人已改尊「瑪門」(錢財)為聖。
有形的聖殿今天已不復見,只是正如使徒保羅所說:「豈不知你們是神的殿,神的靈住在你們裡頭麽?」(哥林多前書3:16)生活在這世界,我們這些被「建造成靈宮」的「活石」(彼得前書2:5)實在需要基督的潔淨,讓祂來使我們信靠敬拜祂的心日顯單一純粹;不靠自己的聰明,惟靠被釘十架卻又死而復活的耶穌。